网站首页汉语词典铜鐎铜鐎的意思解释

铜鐎

  • 拼音tóng jiāo
  • 注音ㄊㄨㄥˊ ㄐ一ㄠ
  • 繁体銅鐎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铜鐎[ tóng jiāo ]

⒈  亦作“铜焦”。

⒉  铜制的盆形炊器,下有三足,附长柄,多用于温羹。或说即刁斗。古代军中用以炊饭、巡更。盛行于汉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铜焦”。铜制的盆形炊器,下有三足,附长柄,多用于温羹。或说即刁斗。古代军中用以炊饭、巡更。盛行于 汉 晋。

唐 骆宾王 《荡子从军赋》:“铁骑朝常警,铜焦夜不鸣。”
陈熙晋 注引 孟康 曰:“以铜作鐎器,受一斗,昼炊饭食,夜击持行,名曰刁斗。”
明 冯时可 《月赋》:“秋入铜鐎,寒侵犀札。”

铜鐎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tóng 11画 基本字义 铜(銅) tóng(ㄊㄨㄥˊ) ⒈  一种金属元素,富延展性。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,它的合金是电气、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:紫铜(纯铜。亦称“红铜”)。青铜。黄铜。铜矿。铜器。铜币。铜臭( ch恥 )(指铜钱的臭味,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,如“浑身铜铜”)。铜墙铁壁(喻十分坚固,不可摧毁的事物。亦称“铁壁铜墙”)。 异体字 銅 汉英互译 copper、cuprum 造字法 形声:从钅、同声 English copper, brass, bronze
jiāo 20画 基本字义 鐎 jiāo(ㄐ一ㄠ) ⒈  刁斗,古代军用炊具,三足,有柄,夜间用来敲击报更:“秋入铜鐎。” ⒉  温酒器。 异体字 焦

铜鐎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铜鐎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