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梆锣梆锣的意思解释

梆锣

  • 拼音bāng luó
  • 注音ㄅㄤ ㄌㄨㄛˊ
  • 繁体梆鑼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梆锣[ bāng luó ]

⒈  梆子和铜锣。报更的响器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梆子和铜锣。报更的响器。

清 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保甲·守御救援》:“每晚各街拨派户丁五人,持梆锣器械,往来巡逻,按更次鸣锣敲梆,直至天明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四回:“可奈墻外是梆锣聒噪,堂上是人语喧哗,再也莫想睡得稳。”

梆锣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luó 13画 基本字义 锣(鑼) luó(ㄌㄨㄛˊ) ⒈  一种乐器,铜制,像盘,用槌子敲打出来:锣鼓经(戏曲打击乐各种谱式的泛称)。锣鼓喧天。紧锣密鼓。 异体字 鑼 汉英互译 gong 造字法 形声:从钅、罗声 English gong
bāng 10画 基本字义 梆 bāng(ㄅㄤ) ⒈  〔梆子〕a.打更用的响器;b.打击乐器,用于戏曲、乐曲伴奏;c.戏曲声腔之一,如“河北梆梆”。 ⒉  象声词,敲打木头的声音:梆梆梆的敲门声。 English watchman's rattle

梆锣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梆锣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