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子
- 拼音tuō zǐ
- 注音ㄊㄨㄛ ㄗˇ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托子[ tuō zǐ ]
⒈ 用以承垫杯碗等,起平稳、隔热作用的器皿。形状多种。始用于唐,流行至今。
引证解释
⒈ 用以承垫杯碗等,起平稳、隔热作用的器皿。形状多种。始用于 唐,流行至今。
引《景德传灯录·松山和尚》:“一日命 庞居士 喫茶,居士举起托子云:‘人人尽有分,因什么道不得?’”
清 褚人穫 《坚瓠二集·托子》:“席上,诸公只服褙子, 文龙 以失礼居末座。供茶, 文龙 故以托子堕地,诸公戏以失礼。 文龙 曰:‘先生失衣,学生落托。’众为一笑。”
国语辞典
托子[ tuō zi ]
⒈ 承受、支撑器物的东西。
⒉ 茶盘子。
引《警世通言·卷三七·万秀娘仇报山亭儿》:「从小里,随先老底便在员外宅里掉茶盏抹托子。」
托子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子 | zǐ | 子 | 3画 | 基本字义 子 zǐ(ㄗˇ) ⒈ 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 ⒉ 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 ⒊ 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 ⒋ 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 ⒌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 dàn )。棋子儿。 ⒍ 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 ⒎ 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 ⒏ 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 |
托 | tuō | 扌 | 6画 | 基本字义 托 tuō(ㄊㄨㄛ) ⒈ 用手掌承着东西:两手托着下巴。 ⒉ 陪衬,铺垫:衬托。烘托。 ⒊ 承着器物的东西:托盘。 ⒋ 寄,暂放:托身,托售。托儿所。 ⒌ 请求、帮助:请托。恳托。 ⒍ 借故推诿躲避:推托。假托。 ⒎ 依赖:托福。托庇。 ⒏ 委任:托付。委托。 ⒐ 压强单位。 异体字 乇 扽 拓 讬 汉英互译 entrust、hold in the palm、plead、set off、sth. serving as a support 造字法 形声:左形右声 English to hold up with palm; to support, rely on |
托子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托子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