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纰疏纰疏的意思解释

纰疏

  • 拼音pī shū
  • 注音ㄆ一 ㄕㄨ
  • 繁体紕疏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纰疏[ pī shū ]

⒈  谓布帛经纬松散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布帛经纬松散。

宋 庄季裕 《鸡肋编》卷上:“单州 成武县 织薄縑,修广合於官度,而重才百銖,望之如雾著,故浣之亦不紕疏。”

纰疏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shū 12画 基本字义 疏 shū(ㄕㄨ) ⒈  去掉阻塞使通畅:疏导。疏通。疏浚。疏解( jiě )。 ⒉  分散:疏散。仗义疏财。 ⒊  事物间距离大,空隙大,与“密”相对:疏密。疏松。疏朗。疏旷。疏阔。疏落( luò )。稀疏。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 ⒋  不亲密,关系远的:亲疏。疏远。 ⒌  不细密,忽略:疏忽。 ⒍  空虚:志大才疏。 ⒎  不熟悉:生疏。 ⒏  粗劣:疏食。疏粝。 ⒐  古同“蔬”,蔬菜。 ⒑  分条说明的文字:上疏(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
pī pí bǐ 7画 基本字义 纰(紕) pī(ㄆ一) ⒈  布帛丝缕等破坏散开:线纰了。把这一团毛线纰开。 其他字义 纰(紕) pí(ㄆ一ˊ) ⒈  在衣冠或旗帜上镶边:“素丝纰之”。 ⒉  所镶的边缘:“缟冠素纰”。 其他字义 纰(紕) bǐ(ㄅ一ˇ) ⒈  古代中国西北少数民族所织的兽毛布。 异体字 紕 造字法 形声:从纟、比声 English spoiled silk; hem of dress; mista

纰疏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纰疏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