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砧韵砧韵的意思解释

砧韵

  • 拼音zhēn yùn
  • 注音ㄓㄣ ㄩㄣˋ
  • 繁体砧韻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砧韵[ zhēn yùn ]

⒈  捣衣声的美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捣衣声的美称。

唐 刘得仁 《秋夕即事》诗:“漏微砧韵隔,月落斗杓低。”
元 赵明道 《斗鹌鹑·题情》套曲:“秋声和轆轤砧韵敲,淅零零细雨洒芭蕉。”

砧韵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zhēn 10画 基本字义 砧 zhēn(ㄓㄣ) ⒈  捶、砸或切东西的时候,垫在底下的器具:砧板。砧子。 ⒉  形状和作用像砧子的:砧骨(听骨之一)。砧木。 异体字 椹 碪 汉英互译 anvil、hammering block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anvil; flat stone; exe
yùn 13画 基本字义 韵 yùn(ㄩㄣˋ) ⒈  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,即声母以外的部分,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,称“韵母”。如t幔睿绲脑夏甘恰搬ng”,hu幔睿绲脑夏甘恰埃踽ng”:韵文(有韵律节奏的文学体裁,亦指用这种体裁写成的文章,包括诗、词、歌、赋等。区别于“散文”)。押韵。韵腹(韵母中主要元音)。韵脚(韵文句末押韵的字)。韵律(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的规则)。 ⒉  和谐而有节奏的:韵白。琴韵悠扬。 ⒊  

砧韵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砧韵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