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白菘白菘的意思解释

白菘

  • 拼音bái sōng
  • 注音ㄅㄞˊ ㄙㄨㄥ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白菘[ bái sōng ]

⒈  即白菜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白菜。参见“白菜”。

唐 苏敬 《新修本草·菜部》:“菘有三种:有牛肚菘,叶最肥厚,味甘;紫菘,叶薄细,味少苦;白菘似蔓菁也。”
宋 梅尧臣 《寄题苏子美沧浪亭》诗:“春羹芼白菘,夏鼎烹紫蓴。”
宋 苏轼 《雨后行菜圃》诗:“脆美牙颊嚮,白菘类羔豚。”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菜一·菘》:“白菘,即白菜也。”

白菘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sōng 11画 基本字义 菘 sōng(ㄙㄨㄥ) ⒈  〔菘菜〕即“白菜”。 ⒉  〔菘蓝〕二年生草本植物,角果长椭圆形,扁平。多供制染料蓝靛。根(称“板蓝根”)和叶(称“大青叶”)均可入药。 异体字 蘴 English celery, cabbage
bái 5画 基本字义 白 bái(ㄅㄞˊ) ⒈  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:白色。白米。 ⒉  明亮:白昼。白日做梦。 ⒊  清楚:明白。不白之冤。 ⒋  纯洁:一生清白。白璧无瑕。 ⒌  空的,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:空白。白卷。 ⒍  没有成就的,没有效果的:白忙。白说。 ⒎  没有付出代价的:白吃白喝。 ⒏  陈述:自白。道白(亦称“说白”、“白口”)。 ⒐  与文言相对:白话文。 ⒑  告语:告白(对公众的通知)。 ⒒  丧事:红白喜事(婚事和丧事)。

白菘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白菘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