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揖
- 拼音sān yī
- 注音ㄙㄢ 一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三揖[ sān yī ]
⒈ 指卿、大夫、士。以其皆为君所揖礼,故云。
引证解释
⒈ 指卿、大夫、士。以其皆为君所揖礼,故云。
引《周礼·夏官·司士》:“孤卿特揖,大夫以其等旅揖,士旁三揖。”
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:“卿、大夫、士,皆君之所揖。”
《左传·哀公二年》:“君夫人在堂,三揖在下。”
杜预 注:“三揖,卿、大夫、士。”
国语辞典
三揖[ sān yī ]
⒈ 卿、大夫、士,三者都是君王揖礼尊敬的大臣,故称为「三揖」。
引《左传·哀公二年》:「君夫人在堂,三揖在下。」
晋·杜预·注:「三揖,卿、大夫、士。」
⒉ 行三揖的礼。拱手作揖,或上下,或左右,或推引的敬礼。
引《仪礼·士冠礼》:「至于庙门,揖入,三揖;至于阶,三让。」
三揖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揖 | yī | 扌 | 12画 | 基本字义 揖 yī(一) ⒈ 古代的拱手礼:作( zuō )揖。揖让(宾主相见的礼节)。揖客。揖别。 异体字 撎 汉英互译 bow with hands clasped 造字法 形声:左形右声 English salute, bow; defer to, yield |
三 | sān | 一 | 3画 | 基本字义 三 sān(ㄙㄢ) ⒈ 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 ⒉ 表示多次或多数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 异体字 叁 參 弎 汉英互译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三揖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三揖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