卢胡
- 拼音lú hú
- 注音ㄌㄨˊ ㄏㄨˊ
- 繁体盧胡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卢胡[ lú hú ]
⒈ 谓笑声发于喉间。
引证解释
⒈ 谓笑声发于喉间。参见“胡卢”。
引宋 苏轼 《石芝》诗:“主人相顾一抚掌,满堂坐客皆卢胡。”
明 胡应麟 《诗薮·唐下》:“数诗浅俗鄙夷,即与所讥不类,寧免大雅卢胡。”
国语辞典
卢胡[ lú hú ]
⒈ 状声词。形容在喉间的笑声。
引《后汉书·卷四八·应奉传》:「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,斯文之族,无乃类旃。」
卢胡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卢 | lú | 卜 | 5画 | 基本字义 卢(盧) lú(ㄌㄨˊ) ⒈ 饭器。 ⒉ 黑色:“卢弓一,卢矢百”。 ⒊ 古同“垆”,酒家安放盛酒器的土墩子。 ⒋ 姓。 异体字 盧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cottage, hut; surname; black |
胡 | hú | 月 | 9画 | 基本字义 胡(鬍) hú(ㄏㄨˊ) ⒈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:胡人。胡服。胡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胡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远、隔绝)。 ⒉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:胡椒。胡瓜(黄瓜)。胡琴。胡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)。 ⒊ 乱,无道理:胡来。胡闹。胡吹。胡言乱语。 ⒋ 文言疑问词,为什么,何故:胡不归?“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 ⒌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:胡须。 ⒍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:“狼跋 |
卢胡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卢胡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