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冰
- 拼音chūn bīng
- 注音ㄔㄨㄣ ㄅ一ㄥ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春冰[ chūn bīng ]
⒈ 春天的冰。因其薄而易裂,多喻指危险的境地或容易消失的事物。
引证解释
⒈ 春天的冰。因其薄而易裂,多喻指危险的境地或容易消失的事物。
引《书·君牙》:“心之忧危,若蹈虎尾,涉于春冰。”
孔 传:“春冰畏陷。”
南朝 齐 王融 《三月三日曲水诗序》:“念负重於春冰,怀御奔於秋驾。”
唐 李群玉 《杜门》诗:“达生书一卷,名利付春冰。”
宋 陆游 《示二子》诗:“岂不怀荣畏友朋,一生凛凛蹈春冰。”
国语辞典
春冰[ chūn bīng ]
⒈ 春日未化的冰。
引唐·皇甫冉〈送普门上人〉诗:「日光依嫩草,泉响滴春冰。」
⒉ 春日冰薄而易溶化,比喻极危险。
引《文选·王融·三月三日曲水诗序》:「念负重于春冰,怀御奔于秋驾。」
春冰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春 | chūn | 日 | 9画 | 基本字义 春 chūn(ㄔㄨㄣ) ⒈ 一年的第一季:春季(农历正月至三月)。春节。春色。春晖(春天的阳光,喻父母的恩情)。春山(春天的山,山色如黛,喻妇女的眉毛)。春秋(a.春季和秋季;b.指年月;c.指人的年岁,如“春春正富”;d.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,鲁国的《春秋》。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;e.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)。 ⒉ 两性相求的欲望:春心。怀春。 ⒊ 生机:大地回春。 ⒋ 姓。 异体字 㫩 㫪 旾 萅 汉英 |
冰 | bīng | 冫 | 6画 | 基本字义 冰 bīng(ㄅ一ㄥ) ⒈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:冰块。冰凌。冰箱。冰窖。冰雕。冰封。冰球。冰镇。冰释(像冰一样融化,喻嫌隙、怀疑、误会等完全消除)。冰淇淋。 ⒉ 结晶成固体,呈结晶形的:冰糖。冰晶石。 ⒊ 使人感到寒冷:冰手冰脚。 ⒋ 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:把汽水冰上。 ⒌ 洁白明彻:冰绡。冰心。冰清玉洁。冰肌玉骨(a.形容妇女的皮肤;b.形容梅花的高洁)。 异体字 仌 冫 氷 凝 汉英互译 ice 相关字词 炭 造字法 会意 |
春冰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春冰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