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棰挞棰挞的意思解释

棰挞

  • 拼音chuí tà
  • 注音ㄔㄨㄟˊ ㄊㄚˋ
  • 繁体箠撻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棰挞[ chuí tà ]

⒈  拷打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拷打。

《东观汉记·左雄传》:“刘据 为大司农,以职事被谴,召诣尚书,将加箠挞。”
宋 施彦执 《北窗炙輠》卷上:“今之教子者,都不喻以道理,但箠挞之。”
《醒世恒言·白玉娘忍苦成夫》:“妾以诚心告君,如何反告主人,几遭箠挞!”
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二》:“我殁之后,汝叔母失汝祖母欢,恒非理见箠挞,汝叔母虽顺受不辞,然心怀怨毒。”

棰挞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9画 基本字义 挞(撻) tà(ㄊㄚˋ) ⒈  用鞭棍等打人:鞭挞。大张挞伐(a.使用武力大规模征讨;b.指对人进行声讨或攻击)。 异体字 撻 汉英互译 whip 造字法 形声:从扌、达声 English flog, whip; chastise
chuí 12画 基本字义 棰 chuí(ㄔㄨㄟˊ) ⒈  短木棍:“一尺之棰,日取其半,万世不竭”。 ⒉  用棍子打,杖刑:“笞棰暴国,齐一天下”。 ⒊  鞭子,鞭打:“士以马棰击亭长”。 异体字 捶 箠 造字法 形声:从木、垂声

棰挞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棰挞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