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火绳火绳的意思解释

火绳

  • 拼音huǒ shéng
  • 注音ㄏㄨㄛˇ ㄕㄥˊ
  • 繁体火繩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火绳[ huǒ shéng ]

⒈  古代枪炮的引火绳。用艾、草等搓成的绳,燃烧发烟,用来驱除蚊虫或引火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枪炮的引火绳。

《镜花缘》第八回:“林之洋 提着鸟枪、火绳, 唐敖 身佩寳剑,曲曲弯弯,越过前面山头。”
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十二:“搬运子药、火绳及一切军装等项,共用长夫三十名。”

⒉  用艾、草等搓成的绳,燃烧发烟,用来驱除蚊虫或引火。

柳杞 《好年胜景》:“还有成捆成辫用野蒿野艾编成的火绳。这种火绳是熏除蚊子用的,驱邪味用的……露宿时警戒野兽用的,是人们走夜路照明壮胆用的。”

国语辞典

火绳[ huǒ shéng ]

⒈  以艾草等搓成的绳。燃火后即生烟,可用来驱除蚊虫,亦可用以点火。

火绳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shéng 11画 基本字义 绳(繩) shéng(ㄕㄥˊ) ⒈  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:绳子。绳索。缆绳。绳梯。绳操。绳伎(a.杂技中的走绳;b.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)。绳锯木断(喻力量虽小,只要坚持不懈,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)。 ⒉  木工用的墨线,引申为标准、法则,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、纠正:绳墨。准绳。绳正。绳之以法。 ⒊  继续:“绳其祖武”(继承祖先)。 ⒋  赞誉:“绳息妫以语楚子”(“息妫”,人名)。
huǒ 4画 基本字义 火 huǒ(ㄏㄨㄛˇ) ⒈  燃烧,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:火力。火烛。火源。火焰。烟火。火中取栗(喻为别人冒险出力,而自己吃亏上当,毫无所获)。 ⒉  紧急:火速。十万火急。 ⒊  指枪炮弹药等:火药。火炮。 ⒋  发怒,怒气:火暴。火性。 ⒌  中医指发炎、红肿、烦躁等的病因:肝火。毒火攻心。 ⒍  形容红色的:火红。火腿。 ⒎  古代军队组织,一火十个人。 ⒏  姓。 异体字 夥 灬 煷 汉英互译 ammunition、anger、fire、urge

火绳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火绳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