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麋膏麋膏的意思解释

麋膏

  • 拼音mí gāo
  • 注音ㄇ一ˊ ㄍㄠ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麋膏[ mí gāo ]

⒈  麋制的膏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麋制的膏。

《周礼·天官·兽人》“夏献麋” 汉 郑玄 注:“狼膏聚,麋膏散。”
贾公彦 疏:“夏献麋者,麋是泽兽,泽主销散。故麋膏散,散则凉。故夏献之云。”

麋膏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鹿 17画 基本字义 麋 mí(ㄇ一ˊ) ⒈  〔麋鹿〕哺乳动物,比牛大,毛淡褐色,雄的有角,角像鹿,尾像驴,蹄像牛,颈像骆驼,但从整体看哪种动物都不像,原产中国,是一种珍贵的稀有兽类。俗称“四不像”。 异体字 䴢 麊 造字法 形声:从鹿、米声 English elk; surname
gāo gào 14画 基本字义 膏 gāo(ㄍㄠ) ⒈  肥,肥肉:膏粱(肥肉、细粮)。膏腴。膏沃。 ⒉  脂油:春雨如膏。膏泽(a.滋润作物的及时雨;b.喻给予恩惠)。 ⒊  中医指心尖脂肪,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:病入膏肓。 其他字义 膏 gào(ㄍㄠˋ) ⒈  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上:膏油。 ⒉  把毛笔蘸上墨汁在砚台边上掭:膏笔。膏墨。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ream、fat、grease、oil、ointment、paste 造字法 形声:从月、高声 English grease, fat; paste, ointment

麋膏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麋膏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