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芦席芦席的意思解释

芦席

  • 拼音lú xí
  • 注音ㄌㄨˊ ㄒ一ˊ
  • 繁体蘆席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芦席[ lú xí ]

⒈  用芦苇编成的席子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用芦苇编成的席子。

洪深 《赵阎王》第二节第三幕:“别说棺材,连芦席片儿都没有。”
陈登科 《风雷》第一部第十三章:“祝永康 向她了解做芦席的情况。”

国语辞典

芦席[ lú xí ]

⒈  用芦苇编成的席子。

芦席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10画 基本字义 席 xí(ㄒ一ˊ) ⒈  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,古人用以坐、卧,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:席子。草席。苇席。竹席。凉席。席地而坐。席卷( juǎn )。 ⒉  座位:席位。席次。出席。列席。 ⒊  酒筵,成桌的饭菜:筵席。宴席。酒席。 ⒋  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:四席。 ⒌  职位:主席。西席(塾师)。 ⒍  量词:一席酒。 ⒎  姓。 异体字 蓆 汉英互译 banquet、feast、mat、seat 造字法 会意:从巾、从庶 English seat; mat; take seat; banquet
7画 基本字义 芦 lú(ㄌㄨˊ) ⒈  〔芦苇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多生于水边,茎中空,茎可编席,亦可造纸。简称“芦”,如“芦花”、“芦根”、“芦笛”、“芦席”、“芦荡”;亦简称“苇”,如“芦丛”、“芦塘”、“芦箔”、“芦荡”。 ⒉  姓。 异体字 蘆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rushes, reeds

芦席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芦席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