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惶遽惶遽的意思解释

惶遽

  • 拼音huáng jù
  • 注音ㄏㄨㄤˊ ㄐㄨˋ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惶遽[ huáng jù ]

⒈  惊恐慌张。

神色惶遽。

frightened; alarmed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惶懅”。恐惧慌张。

《三国志·魏志·夏侯惇传》:“持质者惶遽叩头曰:‘我但欲乞资用去耳!’”
《资治通鉴·唐肃宗至德元年》:“癸巳, 国忠 集百官於朝堂,惶懅流涕,问以策略,皆唯唯不对。”
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霍筠》:“诚不料被迫至此,不胜惶遽。”

国语辞典

惶遽[ huáng jù ]

⒈  惊惶急遽。

《宋史·卷四八四·周三臣传·觊鏄传》:「太祖奉诏北征,至陈桥为诸军推戴,通在殿阁,闻有变,惶遽而归。」

惶遽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16画 基本字义 遽 jù(ㄐㄨˋ) ⒈  急,仓猝:遽尔(突然)。遽死。遽然。匆遽。 ⒉  惊惧、慌张:遽色。惶遽。 ⒊  古代报信的快马或驿车:乘遽而至。 ⒋  遂,就:“塘有万穴,塞其一,鱼何遽无由出?” 造字法 形声:从辶、声 English suddenly, unexpectedly; at once
huáng 12画 基本字义 惶 huáng(ㄏㄨㄤˊ) ⒈  恐惧:惶怖。惶恐。惶惧。惶惶。惶惑(疑惧)。惶窘。惶遽。惊惶。惶惶不可终日。 汉英互译 anxiety、fear 造字法 形声:从忄、皇声 English fearful, afraid, anxious, nervous

惶遽的近义词

惶遽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