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柱
- 拼音tóng zhù
- 注音ㄊㄨㄥˊ ㄓㄨˋ
- 繁体銅柱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铜柱[ tóng zhù ]
⒈ 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。
⒉ 神话传说中的天柱。
⒊ 铜制的作为边界标志的界桩。
引证解释
⒈ 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。
引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“其后则又作 栢梁 、铜柱、承露僊人掌之属矣。”
明 何景明 《易水行》:“手持匕首摘铜柱,事已不成空駡倨。”
《新民晚报》1990.8.5:“白玉般的础石上耸立着粗大的铜柱。”
⒉ 神话传说中的天柱。
引《神异经·中荒经》:“崑崙之山,有铜柱焉,其高入天,所谓天柱也。”
⒊ 铜制的作为边界标志的界桩。
引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“嶠南悉平” 李贤 注引 晋 顾微 《广州记》:“援 到 交阯,立铜柱,为 汉 之极界也。”
唐 张渭 《杜侍御送贡物戏赠》诗:“铜柱朱崖道路难, 伏波 横海旧登坛。”
清 赵翼 《陔馀丛考·马氏铜柱有三》:“马援 所立铜柱在 林邑国 ……此 汉 时所立铜柱在 交趾 者也; 马总 为 安南 都护,建二铜柱於 汉 故处,劖著 唐 德,兼以明 伏波 之裔,此 唐 时所立铜柱亦在 交阯 者也; 五代 史 马希范 攻 溪州 蛮,降之,乃立铜柱为表,命学士 李皋 铭之,此 五代 时所立铜柱在 五溪 者也。”
国语辞典
铜柱[ tóng zhù ]
⒈ 铜制的柱子。古代立铜柱以标示国界。
引唐·张谓〈杜侍御送贡物戏赠〉诗:「铜柱朱崖道路难,伏波横海旧登坛。」
铜柱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柱 | zhù | 木 | 9画 | 基本字义 柱 zhù(ㄓㄨˋ) ⒈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:柱子。柱石。顶梁柱。 ⒉ 形状像柱子的东西,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:水柱。柱臣(对国家有重要作用的臣子)。 异体字 砫 汉英互译 columniation、mast、pole、post 造字法 形声:从木、主声 English pillar, post; support; lean on |
铜 | tóng | 钅 | 11画 | 基本字义 铜(銅) tóng(ㄊㄨㄥˊ) ⒈ 一种金属元素,富延展性。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,它的合金是电气、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:紫铜(纯铜。亦称“红铜”)。青铜。黄铜。铜矿。铜器。铜币。铜臭( ch恥 )(指铜钱的臭味,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,如“浑身铜铜”)。铜墙铁壁(喻十分坚固,不可摧毁的事物。亦称“铁壁铜墙”)。 异体字 銅 汉英互译 copper、cuprum 造字法 形声:从钅、同声 English copper, brass, bronze |
铜柱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铜柱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