瘿肿
- 拼音yǐng zhǒng
- 注音一ㄥˇ ㄓㄨㄥˇ
- 繁体癭腫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瘿肿[ yǐng zhǒng ]
⒈ 指虫瘿。
⒉ 谓颈部生瘤子的疾患。
引证解释
⒈ 指虫瘿。
引《尔雅·释木》“瘣木苻娄” 晋 郭璞 注:“谓木病尫傴癭肿无枝条。”
闻一多 《红豆》诗:“如今我虽带着瘿肿的疤痕,却开出从来没开过的花儿。”
⒉ 谓颈部生瘤子的疾患。
引晋 张华 《博物志》卷一:“山居之民多癭肿疾,由於饮泉之不流者。”
瘿肿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肿 | zhǒng | 月 | 8画 | 基本字义 肿(腫) zhǒng(ㄓㄨㄥˇ) ⒈ 皮肉浮胀:肿胀。肿瘤。肿痛。浮肿。红肿。脓肿。臃肿。 异体字 腫 汉英互译 turgescence English swell; swollen; swelling |
瘿 | yǐng | 疒 | 16画 | 基本字义 瘿(癭) yǐng(一ㄥˇ) ⒈ 中医指多因郁怒忧思过度,气郁痰凝血瘀结于颈部,或生活在山区与水中缺碘有关的病。可分为“气瘿”、“肉瘿”及“石瘿”等。 ⒉ 病理学指机体组织受病原刺激后,局部细胞增生,形成的囊状性赘生物。植物受病菌、昆虫、叶螨、线虫等寄生后,常形成“瘿”。 异体字 癭 䑍 汉英互译 wart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swelling, goiter |
瘿肿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瘿肿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