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纳钵纳钵的意思解释

纳钵

  • 拼音nà bō
  • 注音ㄋㄚˋ ㄅㄛ
  • 繁体納缽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纳钵[ nà bō ]

⒈  亦作“纳宝”。

⒉  契丹语译音。相当于汉语的“行在”。辽、金、元时国君的行营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纳宝”。契丹语译音。相当于汉语的“行在”。 辽、金、元 时国君的行营。

元 周伯琦 《<扈从诗>前序》:“啟行至 大口,留信宿,歷 皇后店 皁角,至 龙虎臺,皆纳鉢。犹 汉 言顿宿所也。”
元 杨允孚 《滦京杂咏》之一:“纳宝盘营象輦来,画帘毡暖九重开。”

纳钵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7画 基本字义 纳(納) nà(ㄋㄚˋ) ⒈  收入,放进:出纳。藏污纳垢。 ⒉  接受:采纳。笑纳。纳谏。 ⒊  享受:纳福。纳凉。 ⒋  缴付:纳税。 ⒌  补缀,缝补;现多指密密地缝:纳鞋底。 ⒍  姓。 异体字 納 汉英互译 accept、admit、receive 相关字词 缴、出、吐 造字法 形声:从纟、内声 English admit, take, receive, accept
10画 基本字义 钵(鉢) bō(ㄅㄛ) ⒈  洗涤或盛放东西的陶制的器具:钵子。饭钵。茶钵。乳钵(研药使成细末的器具)。 异体字 鉢 盋 缽 汉英互译 earthen bowl 造字法 形声:从钅、本声 English earthenware basin; alms bowl

纳钵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纳钵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