毡墙
- 拼音zhān qiáng
- 注音ㄓㄢ ㄑ一ㄤˊ
- 繁体氈牆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毡墙[ zhān qiáng ]
⒈ 亦作“毡墙”。
⒉ 毡帐的壁。借指毡帐。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氊墙”。毡帐的壁。借指毡帐。
引《隋书·炀帝纪上》:“以毡墙毳幕,事穷荒陋,上栋下宇,愿同比屋。”
唐 岑参 《首秋轮台》诗:“雨拂氊墙湿,风摇毳幕羶。”
毡墙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毡 | zhān | 毛 | 9画 | 基本字义 毡(氊) zhān(ㄓㄢ) ⒈ 用兽毛或化学纤维制成的片状物,可做防寒用品和工业上的垫衬材料:毡子。毡帽。毡靴。毡包(a.毡制的圆顶篷帐;b.毡制的包儿)。毡裘。 异体字 氈 氊 汉英互译 felt 造字法 形声:从毛、占声 English felt; rug, carpet |
墙 | qiáng | 土 | 14画 | 基本字义 墙(墻) qiáng(ㄑ一ㄤˊ) ⒈ 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:砖墙。土墙。院墙。城墙。墙垣。墙头。墙头草。铜墙铁壁。 ⒉ 门屏:萧墙(喻内部,如“祸起墙墙”)。 ⒊ 古代出殡时张于棺材周围的帏帐。 异体字 墻 廧 牆 汉英互译 wall 造字法 形声:从土、啬声 English wall |
毡墙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毡墙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