藁葬
- 拼音gǎo zàng
- 注音ㄍㄠˇ ㄗㄤˋ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藁葬[ gǎo zàng ]
⒈ 亦作“藳葬”。
⒉ 草草埋葬。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藳葬”。草草埋葬。
引《北齐书·文苑传·颜之推》:“寃乘舆之残酷,軫人神之无状,载下车以黜丧,揜桐棺之藁葬。”
宋 周密 《齐东野语·巴陵本末》:“始欲治葬於 西山寺,其后遂藳葬於 西溪 焉。”
《元史·世祖纪七》:“疾者医之,饥者廪之,死者藁葬之,官给其需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日将暮,取儿藁葬。”
藁葬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葬 | zàng | 艹 | 12画 | 基本字义 葬 zàng(ㄗㄤˋ) ⒈ 掩埋死人,泛指处理死者遗体:安葬。埋葬。土葬。火葬。海葬。葬送。葬礼。葬仪。 异体字 塟 㘸 汉英互译 bury、inter 造字法 会意:指人死后埋在草丛中 English bury, inter |
藁 | gǎo | 艹 | 17画 | 基本字义 藁 gǎo(ㄍㄠˇ) ⒈ 〔藁木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茎直立中空,根可入药。亦称“西芎”、“抚芎”。 异体字 槁 稾 造字法 形声:从艹、高声 English straw, hay; dry, withered |
藁葬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藁葬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