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燕
- 拼音hú yàn
- 注音ㄏㄨˊ 一ㄢˋ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胡燕[ hú yàn ]
⒈ 燕的一种。
引证解释
⒈ 燕的一种。
引唐 李贺 《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·二月》诗:“劳劳胡燕怨酣春,薇帐逗烟生緑尘。”
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羽篇》:“﹝燕﹞胸斑黑,声大,名胡燕。其巢有容疋素者。”
《重修政和证类本草·禽上·燕屎》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曰:“燕有两种,有胡有越。紫胸轻小者是越燕,不入药用。胸斑黑声大者是胡燕。俗呼胡燕为夏候,其作窠喜长,人言有容一疋绢者令家富。”
胡燕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燕 | yàn yān | 灬 | 16画 | 基本字义 燕 yàn(一ㄢˋ) ⒈ 鸟类的一科,候鸟,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,捕食昆虫,对农作物有益:燕尔(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)。燕好(常用以指男女相爱)。燕侣。燕雀处( chǔ )堂(喻居安而不知远虑,临祸却不能自知)。 ⒉ 轻慢:“燕朋逆其师”。 ⒊ 古同“宴”,安闲,安乐。 ⒋ 古同“宴”,宴饮。 其他字义 燕 yān(一ㄢ) ⒈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:燕赵。燕山。燕京。 ⒉ 姓 |
胡 | hú | 月 | 9画 | 基本字义 胡(鬍) hú(ㄏㄨˊ) ⒈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:胡人。胡服。胡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胡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远、隔绝)。 ⒉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:胡椒。胡瓜(黄瓜)。胡琴。胡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)。 ⒊ 乱,无道理:胡来。胡闹。胡吹。胡言乱语。 ⒋ 文言疑问词,为什么,何故:胡不归?“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 ⒌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:胡须。 ⒍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:“狼跋 |
胡燕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胡燕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