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洒
- 拼音sān sǎ
- 注音ㄙㄢ ㄙㄚˇ
- 繁体三灑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三洒[ sān sǎ ]
⒈ 古代后妃饲蚕之礼,谓之“三洒”。
引证解释
⒈ 古代后妃饲蚕之礼,谓之“三洒”。
引明 王志坚 《表异录·帝王》:“后亲蚕,所驾马曰騩马,后妃亲蚕处曰桑坛,后饲蚕礼曰三洒。”
三洒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画 | 基本字义 三 sān(ㄙㄢ) ⒈ 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 ⒉ 表示多次或多数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 异体字 叁 參 弎 汉英互译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洒 | sǎ xǐ | 氵 | 9画 | 基本字义 洒(灑) sǎ(ㄙㄚˇ) ⒈ 使水或其他东西分散地落下:洒水。洒扫。洒泪。 ⒉ 东西散落:粮食洒了。 ⒊ 姓。 其他字义 洒 xǐ(ㄒ一ˇ) ⒈ 古同“洗”,洗涤。 异体字 汛 洗 灑 汉英互译 besprinkle、spill、splash、sprinkle、sprinkler 造字法 形声:从氵、西声 English sprinkle; scatter; pour; to wipe away; to shiver |
三洒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三洒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