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炀宫炀宫的意思解释

炀宫

  • 拼音yáng gōng
  • 注音一ㄤˊ ㄍㄨㄥ
  • 繁体煬宮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炀宫[ yáng gōng ]

⒈  春秋祀鲁炀公之庙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春秋 祀 鲁炀公 之庙。

《春秋·定公元年》:“九月大雩,立 煬宫。”
杜预 注:“煬公,伯禽 子也,其庙已毁。 季氏 祷之,而立其宫。书以讥之。”
唐 韩愈 《禘袷议》:“昔者, 鲁 立 煬宫,《春秋》非之,以为不当。”

炀宫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yáng 7画 基本字义 炀(煬) yáng(一ㄤˊ) ⒈  熔化金属。 ⒉  火旺。 ⒊  烘干,烤火。 ⒋  古代谥法,去礼远众称“炀”。 异体字 煬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roast; scorch; melt; flame
gōng 9画 基本字义 宫 gōng(ㄍㄨㄥ) ⒈  房屋(封建时代专指帝王的住所):宫室。宫廷。宫殿。宫观( guàn )(a.供帝王游乐的离宫;b.道教的庙宇)。宫禁。宫苑。宫刑。 ⒉  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:天宫。龙宫。蟾宫。 ⒊  庙宇的名称:雍和宫。 ⒋  一些文化娱乐场所:少年宫。文化宫。 ⒌  天文上黄道分为十二宫,每一宫三十度。 ⒍  中国古代五音之一,相当于简谱“1”。 ⒎  指“子宫”(妇女生殖器官)。 ⒏  姓。 异体字 宮 汉英互译

炀宫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炀宫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