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石苔石苔的意思解释

石苔

  • 拼音shí tái
  • 注音ㄕˊ ㄊㄞˊ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石苔[ shí tái ]

⒈  石上滋生的苔藓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石上滋生的苔藓。

唐 杜甫 《雨》诗之四:“楚 雨石苔滋,京华消息迟。”
唐 张祜 《东山寺》诗:“寒色苍苍老柏风,石苔清滑露光融。”

石苔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tái tāi 8画 基本字义 苔 tái(ㄊㄞˊ) ⒈  隐花植物的一类,根、茎、叶的区别不明显,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:青苔。苔藓。苔原。 其他字义 苔 tāi(ㄊㄞ) ⒈  〔舌苔〕舌头上面的垢腻,由衰死的上皮细胞和黏液等形成,观察它的颜色可以帮助论断病症。 异体字 薹 菭 箈 䈚 造字法 形声:从艹、台声 English moss, lichen
shí dàn 5画 基本字义 石 shí(ㄕˊ) ⒈  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:石破天惊(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)。 ⒉  指石刻:金石。 ⒊  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:药石。药石之言(喻规劝别人的话)。 ⒋  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 ⒌  姓。 其他字义 石 dàn(ㄉㄢˋ) ⒈  中国市制容量单位,十斗为一石。 异体字 䂖 䄷 鉐 汉英互译 rock、stone、lapis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tone, rock, mineral; rad. 112

石苔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石苔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