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蔽旒蔽旒的意思解释

蔽旒

  • 拼音bì liú
  • 注音ㄅ一ˋ ㄌ一ㄡˊ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蔽旒[ bì liú ]

⒈  冠冕前后悬垂的玉饰。借指皇帝面前。语出《孔子家语·入官》:“古者圣主冕而前旒,所以蔽明。”

引证解释

⒈  冠冕前后悬垂的玉饰。借指皇帝面前。

语出《孔子家语·入官》:“古者圣主冕而前旒,所以蔽明。”
明 李东阳 《吊颜鲁公词》:“如公者状貌不达於蔽旒,足迹不登於巖廊,而乃身任国纪,义存天常。”

蔽旒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liú 13画 基本字义 旒 liú(ㄌ一ㄡˊ) ⒈  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:“旌旗垂旒”。 ⒉  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:“冕而前旒”。 异体字 㐬 㫍 斿 旈 游 瑬 造字法 形声:左形右声 English fringes of pearls on crowns
14画 基本字义 蔽 bì(ㄅ一ˋ) ⒈  遮,挡:蔽野。遮蔽。掩蔽。 ⒉  隐藏:蔽匿。隐蔽。 ⒊  欺骗,隐瞒:蒙蔽。蔽美扬恶。 ⒋  概括:一言以蔽之。 异体字 撇 汉英互译 my、ragged、shabby 造字法 形声:从艹、敝声 English cover, hide, conceal; shelter

蔽旒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蔽旒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