祲沴
- 拼音jìn lì
- 注音ㄐ一ㄣˋ ㄌ一ˋ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祲沴[ jìn lì ]
⒈ 犹祲氛。
引证解释
⒈ 犹祲氛。参见“祲氛”。
引《西京杂记》卷五:“政多紕繆,则阴阳不调。风发屋,雨溢河,雪至牛目,雹杀驴马,此皆阴阳相荡而为祲沴之妖也。”
南朝 梁 沉约 《赦诏》:“门下王室多难,祲沴相仍。”
唐 杜甫 《览柏中丞除官制词》诗:“方当节鉞用,必絶祲沴根。”
祲沴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沴 | lì | 氵 | 8画 | 基本字义 沴 lì(ㄌ一ˋ) ⒈ 渚,引申为阻水的高地:“跖魂负沴。” ⒉ 灾害:沴气。 ⒊ 克,伤害:“唯金沴木。” ⒋ (气)不和:“阴阳之气有沴。” 异体字 沵 English foul and poisonous in confusion; out of harmony |
祲 | jìn | 礻 | 11画 | 基本字义 祲 jìn(ㄐ一ㄣˋ) ⒈ 不祥之气,妖氛:休祲(“休”,吉祥)。祲兆(不祥之兆)。 ⒉ 盛( shèng ):“天官景从,祲威盛容”。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:左形右声 English ominous or sinister spirit; vigor |
祲沴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祲沴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