梢槭
- 拼音shāo qì
- 注音ㄕㄠ ㄑ一ˋ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梢槭[ shāo qì ]
⒈ 风扫残叶声。
引证解释
⒈ 风扫残叶声。
引唐 刘禹锡 《楚望赋》:“楚 云改容,飞雨凝滴,洒林递响,淅沥梢槭。”
梢槭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梢 | shāo sào | 木 | 11画 | 基本字义 梢 shāo(ㄕㄠ) ⒈ 树枝或条状物的末端:树梢。末梢。梢头。梢林。 ⒉ 末尾:眉梢。收梢。 ⒊ 古代奏乐时拿的竿子。 ⒋ 古同“艄”,船舵尾。 其他字义 梢 sào(ㄙㄠˋ) ⒈ 像圆锥体的形状。 ⒉ 柱形物体的横剖面向一端面逐渐缩小的形式。 异体字 䔠 萷 揱 橚 汉英互译 end、tip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pointed tip of something long like a branch; rudder |
槭 | qì sè | 木 | 15画 | 基本字义 槭 qì(ㄑ一ˋ) ⒈ 落叶小乔木,树干平滑,叶对生,掌状分裂,秋季变为红色或黄色。花黄绿色,结翅果,能借风力散布种子。木材可做器具。 其他字义 槭 sè(ㄙㄜˋ) ⒈ 树枝光秃的样子,树叶凋落:“庭树槭以洒落兮”。 异体字 㰗 摵 造字法 形声:从木、戚声 English maple |
梢槭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梢槭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