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祆
- 拼音hú xiān
- 注音ㄏㄨˊ ㄒ一ㄢ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胡祆[ hú xiān ]
⒈ 唐时称琐罗亚斯德教(拜火教)信仰为胡祅,并在长安等地建有胡祅祠。
引证解释
⒈ 唐 时称琐罗亚斯德教(拜火教)信仰为胡祅,并在 长安 等地建有胡祅祠。 唐 韦述 《两京新记》:“西南隅,胡祆祠。
引武德 四年所立。”
唐 张鷟 《朝野佥载》卷三:“河南府 立德坊 及 南市西坊 皆有胡祆神庙。”
胡祆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祆 | xiān | 礻 | 8画 | 基本字义 祆 xiān(ㄒ一ㄢ) ⒈ 〔祆教〕拜火教,波斯人琐罗亚斯特所创立,崇拜火,今印度、伊朗还有信徒。 造字法 形声:从礻、天声 English Ormazda, god of the Zoroastrians; extended to god of the Manicheans |
胡 | hú | 月 | 9画 | 基本字义 胡(鬍) hú(ㄏㄨˊ) ⒈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:胡人。胡服。胡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胡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远、隔绝)。 ⒉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:胡椒。胡瓜(黄瓜)。胡琴。胡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)。 ⒊ 乱,无道理:胡来。胡闹。胡吹。胡言乱语。 ⒋ 文言疑问词,为什么,何故:胡不归?“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 ⒌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:胡须。 ⒍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:“狼跋 |
胡祆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胡祆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