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歧道歧道的意思解释

歧道

  • 拼音qí dào
  • 注音ㄑ一ˊ ㄉㄠˋ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歧道[ qí dào ]

⒈  歧路,岔路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歧路,岔路。

《吕氏春秋·疑似》:“故 墨子 见歧道而哭之。”
歧,一本作“岐”。 高诱 注:“为其可以南可以北,言乖别也。”
汉 王充 《论衡·艺增》:“墨子 哭於练丝, 杨子 哭於歧道,盖伤失本,悲离其实也。”

歧道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8画 基本字义 歧 qí(ㄑ一ˊ) ⒈  岔道,偏离正道的小路:歧途(岔道,喻错误的道路,如“误入歧歧”)。 ⒉  不相同,不一致:歧义。歧视。 异体字 岐 䅩 枝 跂 汉英互译 branch、divergent、fork 造字法 形声:从止、支声 English fork of road; branching off
dào 12画 基本字义 道 dào(ㄉㄠˋ) ⒈  路,方向,途径:道路。铁道。志同道合。 ⒉  指法则、规律:道理。道德。道义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 ⒊  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:道学。传道。修道。 ⒋  方法,办法,技术:门道。医道。 ⒌  指“道家”(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,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) ⒍  指“道教”(中国主要宗教之一,创立于东汉):道观( guàn )。道士。道姑。道行( háng )(僧道修行的功夫,喻技能和本领)。 ⒎  指

歧道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歧道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