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竹月竹月的意思解释

竹月

  • 拼音zhú yuè
  • 注音ㄓㄨˊ ㄩㄝˋ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竹月[ zhú yuè ]

⒈  竹林中的月色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竹林中的月色。

唐 张籍 《奉和舍人叔直省时思琴》:“竹月泛凉影,萱露澹幽丛。”
宋 王安石 《次韵张子野竹林寺》之二:“风泉隔屋撞哀玉,竹月缘堦贴碎金。”
明 高启 《林间避暑》诗:“松风催暑去,竹月送凉来。”

竹月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zhú 6画 基本字义 竹 zhú(ㄓㄨˊ) ⒈  常绿多年生植物,春日生笋,茎有很多节,中间是空的,质地坚硬,种类很多。可制器物,又可做建筑材料:竹子。竹叶。竹笋。竹编(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)。竹刻。 ⒉  指竹制管乐器:金石丝竹。 ⒊  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 ⒋  姓。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amboo 造字法 象形:像竹形 English bamboo; flute; KangXi radical 118
yuè 4画 基本字义 月 yuè(ㄩㄝˋ) ⒈  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(亦称“月亮”、“月球”):月光(月球反射太阳的光)。月蚀。 ⒉  计时单位:一月。月份。岁月不居(时光不停地流逝)。 ⒊  按月出现的,每月的:月刊。月薪。 ⒋  形状像月亮的,圆的:月饼。月琴。 ⒌  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:月子。 异体字 㬴 囝 肉 腎 汉英互译 Diana、Luna、mo.、month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oon; month; KangXi radical 74

竹月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竹月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