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东鳀东鳀的意思解释

东鳀

  • 拼音dōng tí
  • 注音ㄉㄨㄥ ㄊ一ˊ
  • 繁体東鯷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东鳀[ dōng tí ]

⒈  古国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国名。

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会稽 海外有 东鯷 人,分为二十餘国,以岁时来献见云。”
晋 左思 《魏都赋》:“於时 东鯷 即序, 西倾 顺轨。”
后偶以代指 日本。章炳麟 《秋夜与黄侃联句》:“将非天帝醉,金版资 东鯷。”

东鳀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17画 基本字义 鳀(鯷) tí(ㄊ一ˊ) ⒈  〔鳀鱼〕体长十余厘米,银灰色,侧扁,生活在海中。亦称“黑背鳀”。幼鱼干制品称“海蜒”。 异体字 鯷 造字法 形声:从鱼、是声 English anchovy
dōng 5画 基本字义 东(東) dōng(ㄉㄨㄥ) ⒈  方向,太阳出升的一边,与“西”相对:东方。东经(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)。东山再起(喻失势之后,重新恢复地位)。付诸东流。 ⒉  主人(古代主位在东,宾位在西):房东。股东。东道主(泛指请客的主人,亦称“东道”、“作东”)。 ⒊  姓。 异体字 東 汉英互译 east 相关字词 西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east, eastern, eastward

东鳀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东鳀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