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缰绳缰绳的意思解释

缰绳

  • 拼音jiāng shéng
  • 注音ㄐ一ㄤ ㄕㄥˊ
  • 繁体韁繩
  • 词性名词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缰绳[ jiāng shéng ]

⒈  牵马或其他牲畜用的绳子。

halter;

引证解释

⒈  系马的绳索。

《水浒传》第五回:“原来心慌不曾解得韁绳,连忙扯断了,骑着摌马飞走。”

⒉  繮繩:牵牲口的绳子。

《西游记》第五三回:“孙大圣 前边引路, 猪八戒 拢了繮绳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六九回:“我心中无限焦燥,只得拉着繮绳步行一程,再骑一程。”
柳青 《铜墙铁壁》第一章:“正说着, 吴忠 赶上来了,从首长手里接去骡子的缰绳,就拉着下山。”

国语辞典

缰绳[ jiāng sheng ]

⒈  栓住牲口的绳子,可以控制牲口的进退。

《三国演义·第一三回》:「可解马缰绳接连,拴缚帝腰,放下船去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三五回》:「候庄征君坐稳了,两个太监笼著缰绳,那扯手都是赭黄颜色,慢慢的走过了干清门。」

缰绳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shéng 11画 基本字义 绳(繩) shéng(ㄕㄥˊ) ⒈  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:绳子。绳索。缆绳。绳梯。绳操。绳伎(a.杂技中的走绳;b.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)。绳锯木断(喻力量虽小,只要坚持不懈,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)。 ⒉  木工用的墨线,引申为标准、法则,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、纠正:绳墨。准绳。绳正。绳之以法。 ⒊  继续:“绳其祖武”(继承祖先)。 ⒋  赞誉:“绳息妫以语楚子”(“息妫”,人名)。
jiāng 16画 基本字义 缰(繮) jiāng(ㄐ一ㄤ) ⒈  拴牲口的绳子:缰绳。脱缰。信马由缰。 异体字 繮 韁 造字法 形声:从纟、声 English reins, bridle

缰绳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缰绳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