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松
- 拼音wǔ sōng
- 注音ㄨˇ ㄙㄨㄥ
- 繁体五鬆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五松(五鬆)[ wǔ sōng ]
⒈ 秦始皇登泰山,避雨松树下,因封为五大夫松。后人误以为是五株松树,故称五松。山名。在今安徽·铜陵县东南。
引证解释
⒈ 秦始皇 登 泰山,避雨松树下,因封为五大夫松。后人误以为是五株松树,故称五松。详“五大夫”。
引唐 李白 《奉钱二翁寻桃花源序》:“虽五松受职,草木有知,而万象乖度,礼刑将弛。”
金 元好问 《送仲梁出山》诗:“五松平头白日静,千山万山如乱云。”
《秦并六国平话》卷下:“始皇 等待雾开,见五松遮盖车驾。 秦始皇 遂封为五大夫。”
⒉ 山名。在今 安徽 铜陵县 东南。 唐 诗人 李白 曾筑室居此。
引唐 李白 《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》诗:“我来五松下,置酒穷躋攀,徵古絶遗老,因名 五松山。”
明 嘉靖 《铜陵县志·地理志》:“五松山,在县南四里,山旧有松,一本五枝,故名。 唐 李白 筑室于上,为 五松书院。”
五松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五 | wǔ | 二 | 4画 | 基本字义 五 wǔ(ㄨˇ) ⒈ 数名,四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国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)。五帝(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,通常指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唐尧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岭(指越城岭,都庞岭,萌渚岭、骑田岭、大庾岭)。五岳(指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 |
松 | sōng | 木 | 8画 | 基本字义 松(鬆) sōng(ㄙㄨㄥ) ⒈ 种子植物的一属,一般为常绿乔木,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。种子可榨油和食用:松针。松脂。松香。松子。 ⒉ 稀散,不紧密,不靠拢,与“紧”相对:捆得太松。土质松软。蓬松。宽松。疏松。松懈。 ⒊ 放开:松手。松绑。松心。 ⒋ 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:肉松。鱼松。 ⒌ 姓。 异体字 㮤 庺 枀 枩 柗 梥 鬆 汉英互译 loose、looseness、not hard up、pine、relax、soft 相关字词 紧 造字法 形声:从木 |
五松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五松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