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掾吏掾吏的意思解释

掾吏

  • 拼音yuàn lì
  • 注音ㄩㄢˋ ㄌ一ˋ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掾吏[ yuàn lì ]

⒈  分曹治事的属吏,官府里的办事员。

应元起掾吏。——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
colleagues under official;

引证解释

⒈  官府中佐助官吏的通称。

《东观汉记·吴良传》:“为郡议曹掾。岁旦,与掾吏入贺。”
唐 杜甫 《览物》诗:“曾为掾吏趋三辅,忆在 潼关 诗兴多。”
明 许自昌 《水浒记·邂逅》:“小生姓 张,行三,与 宋公明 哥哥同为掾吏。”

国语辞典

掾吏[ yuàn lì ]

⒈  辅佐官吏的通称。

《三国演义·第三回》:「当前河南中部掾吏闵贡,大呼:『逆贼休走!』」

掾吏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yuàn 12画 基本字义 掾 yuàn(ㄩㄢˋ) ⒈  原为佐助的意思,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:掾史。掾吏。掾属。掾佐。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a general designation of officials
6画 基本字义 吏 lì(ㄌ一ˋ) ⒈  旧时代的大小官员:吏治。官吏。 ⒉  旧指小公务员:吏员。胥吏(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)。 异体字 叓 㕝 汉英互译 official 造字法 会意:从手、从中 English government official, magistrate

掾吏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掾吏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