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飞骑飞骑的意思解释

飞骑

  • 拼音fēi qí
  • 注音ㄈㄟ ㄑ一ˊ
  • 繁体飛騎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飞骑[ fēi qí ]

⒈  快马。

⒉  唐禁军名。贞观十二年唐太宗置左右屯营于玄武门,其兵称“飞骑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快马。

前蜀 韦庄 《和郑拾遗秋日感事》:“飞骑黄金勒,香车翠鈿装。”
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人部一》:“时有良医 薛子勉 者,家 芋江,距城二十里,病且亟,迺飞骑迎之。”
《明史·徐文溥传》:“贡献本有定制,乃无故驰骋飞骑,出入都城,伺察动静。”

⒉  唐 禁军名。 贞观 十二年 唐太宗 置左右屯营于 玄武门,其兵称“飞骑”。

唐 刘餗 《隋唐嘉话》卷中:“贞观 中,拣材力驍捷善驰射者,谓之‘飞骑’。上出游幸,则衣五色袍,乘六闲马,猛兽皮韉以从。”
《旧唐书·职官志三》:“初, 太宗 选飞骑之尤驍健者,别署百骑,以为翊卫之备。 天后 初,加置千骑, 中宗 加置万骑,分为左右营,置使以领之。”
《旧唐书·高仙芝传》:“命 仙芝 领飞骑、彉骑及 朔方、河西、陇右 应赴京兵马,并召募关辅五万人,继 封常清 出 潼关 进讨。”
《新唐书·兵志》:“﹝ 贞观 ﹞十二年,始置左右屯营於 玄武门,领以诸卫将军,号‘飞骑’。”
《新唐书·百官志四上》:“﹝左右羽林军﹞掌统北衙禁兵,督摄左右厢飞骑仪仗。大朝会,则周卫阶陛;巡幸,则夹驰道为内仗。”

飞骑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11画 基本字义 骑(騎) qí(ㄑ一ˊ) ⒈  跨坐在牲畜或其他东西上:骑马。骑射。骑兵。骑者善堕(经常骑马的常会掉下马来;喻擅长某事物的人,反而容易大意,招致失误)。 ⒉  兼跨两边:骑缝盖章。 ⒊  骑的马或乘坐的其他动物:坐骑。 ⒋  骑兵,亦泛指骑马的人(旧读 jì ):轻骑。铁骑。车骑。 ⒌  一人一马的合称(旧读 jì ):千骑。千乘万骑。 异体字 騎 汉英互译 cavalry、ride on、sit 造字法 形声:从马、奇声 English ride horseback; mount; cavalry
fēi 3画 基本字义 飞(飛) fēi(ㄈㄟ) ⒈  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:飞天(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)。飞跃。飞鸟。 ⒉  在空中运动:飞雪。火箭飞向太空。 ⒊  形容极快:飞驶。飞黄腾达(喻人骤然得志,官位升迁快)。 ⒋  极,特别地:刀子飞快。 ⒌  无根据的、无缘无故的:流言飞语。 ⒍  像架在空中的形状:飞桥。飞阁。 ⒎  感情的表达与传递:飞眼。 异体字 飛 蜚 亴 汉英互译 fly、swiftly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fly; go quickl

飞骑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飞骑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