秩刍
- 拼音zhì chú
- 注音ㄓˋ ㄔㄨˊ
- 繁体秩芻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秩刍[ zhì chú ]
⒈ 按规定数量交给官家的草料。
引证解释
⒈ 按规定数量交给官家的草料。
引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季夏之月﹞命四监大合百县之秩芻,以养牺牲。”
郑玄 注:“秩,常也。合县给国养牺牲之芻,多少有常,民皆当出力为艾之。”
秩刍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秩 | zhì | 禾 | 10画 | 基本字义 秩 zhì(ㄓˋ) ⒈ 有条理,不混乱的情况:秩序。 ⒉ 古代官吏的俸禄:“官人益秩,庶人益禄”。 ⒊ 古代官职级别:委之常秩。贬秩三等。 ⒋ 十年:七秩寿辰。 异体字 豒 汉英互译 order 造字法 形声:从禾、失声 English order; orderly; salary; decade |
刍 | chú | 刀 | 5画 | 基本字义 刍(芻) chú(ㄔㄨˊ) ⒈ 喂牲畜的草,亦指用草料喂牲口:刍秣(饲养牛马的草料)。反刍。 ⒉ 割草:刍荛(割草称“刍”,打柴称“荛”。指割草打柴的人。后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)。刍言(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)。刍议(同“刍言”)。 ⒊ 草把:刍灵(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)。 异体字 芻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mow, cut grass; hay, fodder |
秩刍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秩刍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