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县僮县僮的意思解释

县僮

  • 拼音xiàn tóng
  • 注音ㄒ一ㄢˋ ㄊㄨㄥˊ
  • 繁体縣僮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县僮[ xiàn tóng ]

⒈  县署之杂役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县署之杂役。

《梁书·沉瑀传》:“瑀 召其老者为 石头仓 监,少者补县僮。”
清 俞正燮 《癸巳类稿·周官庶子义》:“汉 人所谓童骑,《梁书·沉瑀传》所谓县僮, 五代、辽、金、元 人所谓孩儿班、寝殿小底、著户郎君及诸王以下祗候小底, 明 所谓门子,今所谓小茶房。”

县僮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xiàn xuán 7画 基本字义 县(縣) xiàn(ㄒ一ㄢˋ) ⒈  行政区划单位,旧时属于州、府、道,现由直辖市、地级市、自治州等领导。 ⒉  姓 其他字义 县(縣) xuán(ㄒㄨㄢˊ) ⒈  古同“悬”。 异体字 縣 県 汉英互译 county 造字法 原为会意:像悬挂的样子 English county, district, subdivision
tóng zhuàng 14画 基本字义 僮 tóng(ㄊㄨㄥˊ) ⒈  封建时代受奴役的未成年人:书僮。僮仆。 ⒉  古同“童”。 其他字义 僮 zhuàng(ㄓㄨㄤˋ) ⒈  〔僮族〕中国少数民族,今改作“壮族”。 异体字 偅 壯 獞 造字法 形声:从亻、童声 English page, boy servant

县僮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县僮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