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日角日角的意思解释

日角

  • 拼音rì jiǎo
  • 注音ㄖˋ ㄐ一ㄠˇ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日角[ rì jiǎo ]

⒈  额骨中央部分隆起,形状如日。旧时相术家认为是大贵之相。喻指帝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额骨中央部分隆起,形状如日。旧时相术家认为是大贵之相。

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上》:“身长七尺三寸,美须眉,大口,隆準,日角。”
李贤 注引 郑玄 《尚书中候》注:“日角谓庭中骨起,状如日。”
宋 孙奕 《履斋示儿编·杂记·事同》:“光武 日角, 唐高祖 亦日角。”
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英杰归真》:“若吾真圣主面形日角,眼若日轮,毫光映射,无敢仰视之者,即在游天下时而然也。”
相术家亦称额骨隆起入左边发际为“日角”,入右边发际为“月角”。 《文选·刘孝标<辩命论>》:“龙犀日角,帝王之表。”
李善 注引 朱建平 《相书》:“额有龙犀入髮,左角日,右角月,王天下也。”

⒉  喻指帝王。

《魏书·尒朱荣传》:“佇龙颜而振腕,想日角以叹息。”
唐 李商隐 《隋宫》诗:“玉璽不缘归日角,锦帆应是到天涯。”
清 唐孙华 《进呈御览诗一百韵》:“臣僚瞻日角,父老盼霓旌。”

国语辞典

日角[ rì jué ]

⒈  额骨中央隆起如日,此称为「日角」,古代认为是帝王或贵人之相。

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五德志》:「大人迹出雷泽,华胥履之生伏羲,其相日角,世号太燡。」
《后汉书·卷一·光武帝纪上》:「身长七尺三寸,美须眉,大口,隆准,日角。」

⒉  相术家以左额为日角,在天庭的左边。

日角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4画 基本字义 日 rì(ㄖˋ) ⒈  离地球最近的恒星(亦称“太阳”):日月星辰。日晷( guǐ )(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)。日珥。日薄西山(太阳快要落山了,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)。 ⒉  白天,与“夜”相对:日班。 ⒊  天,一昼夜:多日不见。今日。日程。 ⒋  某一天:纪念日。 ⒌  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,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。 ⒍  时候:春日。往日。 ⒎  每天,一天一天地:日记。日益。 ⒏
jiǎo jué 7画 基本字义 角 jiǎo(ㄐ一ㄠˇ) ⒈  牛、羊、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:牛角。鹿角。犄角。角质。 ⒉  形状像角的:菱角。皂角。 ⒊  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(多用于地名):成山角(在中国山东省)。 ⒋  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:直角。角度。角钢。角尺。 ⒌  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:角落。 ⒍  额骨(俗称“额角”)。 ⒎  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(亦称“总角”)。 ⒏  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:画角。号角。

日角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日角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