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遒逸遒逸的意思解释

遒逸

  • 拼音qiú yì
  • 注音ㄑ一ㄡˊ 一ˋ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遒逸[ qiú yì ]

⒈  亦作“遒佚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遒佚”。雄健飘逸。

《梁书·周捨传》:“﹝ 捨 ﹞辞理遒逸,由是名为口辩。”
宋 赵彦卫 《云麓漫钞》卷五:“畿 好古,三槐 王氏 后,模得其本,出以示余。志字大小,甚类《兰亭叙》,其间‘曲水’、‘会稽’字,尤逼叙,笔力遒逸,真有父风。”
明 顾起元 《客座赘语·苦竹君》:“字法 李北海 《云麾将军碑》,得其遒佚。”
清 刘献廷 《广阳杂记》卷二:“此图本 唐 阎立本 粉本,载在画苑, 松雪 盖临之也。有 吴匏菴 跋文,亦遒逸,乃 虞山 钱介王 所藏弆者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遒逸[ qiú yì ]

⒈  形容文章健劲而有逸致。

《北史·卷四七·祖莹传》:「神情机警,词藻遒逸。少驰令誉,为当世所推。」

遒逸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11画 基本字义 逸 yì(一ˋ) ⒈  跑,逃跑,逃逸。奔逸。 ⒉  散失:逸散。逸史。逸事。逸闻。 ⒊  安闲,安乐:安逸。逸乐(安乐)。以逸待劳。闲情逸致。 ⒋  超过一般:超逸。逸兴( xìng )(超逸豪放的兴致)。逸趣。逸致。逸品(超脱绝俗的艺术品)。逸珠(特异的珍珠,喻人的品德)。 ⒌  隐遁:逸士(隐居之士)。逸民(a.旧时称遁世隐居不做官的人;b.亡国后不在新朝代做官的人,亦作“佚民”)。 ⒍  放任,不受拘束:逸荡。飘
qiú 12画 基本字义 遒 qiú(ㄑ一ㄡˊ) ⒈  雄健有力:遒劲。遒健。遒炼(诗文、书画等雄健精炼)。遒媚(雄健秀美)。 ⒉  迫近:“岁忽忽而遒尽兮,恐余寿之弗将”。 ⒊  聚。 ⒋  坚固。 ⒌    异体字 逎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strong, unyielding, forceful

遒逸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遒逸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