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谒庙谒庙的意思解释

谒庙

  • 拼音yè miào
  • 注音一ㄝˋ ㄇ一ㄠˋ
  • 繁体謁廟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谒庙[ yè miào ]

⒈  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,例须谒告于祖庙,称“谒庙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,例须谒告于祖庙,称“謁庙”。参见“告庙”。

《后汉书·舆服志下》:“皇后謁庙服,紺上皁下。”
《宋史·礼志十一》:“自 汉文帝 以来,皆即位而謁庙。”

谒庙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11画 基本字义 谒(謁) yè(一ㄝˋ) ⒈  拜见:谒见。拜谒。进谒。 ⒉  说明,陈述,告发:请谒其故。 ⒊  请求:谒归。谒医。 ⒋  名帖:“使者惧而失谒,跪拾谒”。 ⒌  掌管晋见的近待。 异体字 謁 汉英互译 call on、pay one's respect to 造字法 形声:从讠、曷(hé)声 English visit, pay respects
miào 广 8画 基本字义 庙(廟) miào(ㄇ一ㄠˋ) ⒈  供奉祖先的房屋:家庙。宗庙。太庙。 ⒉  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:孔庙。岳庙。寺庙。 ⒊  王宫的前殿,泛指朝廷:庙堂。 异体字 廟 庿 汉英互译 joss house、shrine、temple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temple, shrine; imperial court

谒庙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谒庙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