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高橹高橹的意思解释

高橹

  • 拼音gāo lǔ
  • 注音ㄍㄠ ㄌㄨˇ
  • 繁体高櫓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高橹[ gāo lǔ ]

⒈  即楼橹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楼橹。 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绍传》:“太祖 军不利,復壁。参见“楼櫓”、“楼车”。

绍 为高櫓,起土山,射营中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回:“十日之内,筑成土山五十餘座,上立高櫓,分拨弓弩手于其上射箭。”

高橹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16画 基本字义 橹(櫓) lǔ(ㄌㄨˇ) ⒈  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,置于船边,比桨长,用于摇动:摇橹过江。 异体字 櫓 樐 艣 艪 㯭 汉英互译 scull 造字法 形声:从木、鲁声 English oar, scull; row, scull
gāo 10画 基本字义 高 gāo(ㄍㄠ) ⒈  由下到上距离大的,与“低”相对:高峰。高空。高踞。高原。高耸。高山流水(喻知己、知音或乐曲高妙)。高屋建瓴(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)。高瞻远瞩。 ⒉  高度:他身高一米八。 ⒊  等级在上的:高级。高考。 ⒋  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:高质量。高消费。高价。高档。高手。高能物理。 ⒌  声音响亮:引吭高歌。 ⒍  敬辞,称别人的事物:高见。高就。高论。高寿。高堂。高徒。 ⒎  热烈、盛大:高昂。

高橹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高橹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