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节文节文的意思解释

节文

  • 拼音jié wén
  • 注音ㄐ一ㄝˊ ㄨㄣˊ
  • 繁体節文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节文[ jié wén ]

⒈  谓制定礼仪,使行之有度。

⒉  礼节;仪式。

⒊  减省文字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制定礼仪,使行之有度。

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辟踊,哀之至也。有筭,为之节文也。”
孔颖达 疏:“男踊女辟是哀痛之至极也,若不裁限,恐伤其性,故辟踊有筭为準节文章。”
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礼者,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。”
宋 苏轼 《礼以养人为本论》:“夫礼之初,始诸人情,视其所安者而为之节文。”

⒉  礼节;仪式。

汉 蔡邕 《玄文先生李子材铭》:“凡其亲昭朋徒,臭味相与,大会而葬之。鼎俎之礼,节文曲备。”
《隋书·经籍志二》:“汉 兴, 叔孙通 定朝仪, 武帝 时始祀 汾阴 后土, 成帝 时初定南北郊,节文渐具。”
宋 曾巩 《相国寺维摩院听琴序》:“五礼之威仪,至於三千;六乐之节文,可谓微且多矣。”
严复 《论世变之亟》:“中国 尚节文,而西人乐简易。”

⒊  减省文字。

《后汉书·应劭传》:“﹝臣﹞輒撰具《律本章句》、《尚书旧事》、《廷尉板令》、《决事比例》……及《春秋断狱》凡二百五十篇,蠲去復重,为之节文。”

国语辞典

节文[ jié wén ]

⒈  礼节、仪式。

《荀子·乐论》:「宾出,主人拜送,节文终遂。」

⒉  节度。

《孟子·离娄上》:「礼之实,节文斯二者是也。」

节文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wén 4画 基本字义 文 wén(ㄨㄣˊ) ⒈  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:灿若文锦。 ⒉  刺画花纹:文身。 ⒊  记录语言的符号:文字。文盲。以文害辞。 ⒋  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:文凭。文艺。文体。文典。文苑。文献(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)。文采(a.文辞、文艺方面的才华;b.错杂艳丽的色彩)。 ⒌  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:文化。文物。 ⒍  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文。水文。 ⒎  旧时指礼节仪式:虚文。繁文缛节(过多的
jié jiē 5画 基本字义 节(節) jié(ㄐ一ㄝˊ) ⒈  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:竹节。节外生枝。 ⒉  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:关节。两节车厢。 ⒊  段落,事项:节节(一段一段地,逐步)。节目。 ⒋  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,每段开始的名称:节气。节令。 ⒌  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:节日。 ⒍  礼度:礼节。 ⒎  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:节奏。节拍。节律。 ⒏  操守:节操。晚节。变节。高风亮节(高尚的品德和节操)。 ⒐  省

节文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节文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