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峡
- 拼音sān xiá
- 注音ㄙㄢ ㄒ一ㄚˊ
- 繁体三峽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三峡[ sān xiá ]
⒈ “长江三峡”的简称,即瞿塘峡、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,在长江上游,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与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之间,长193公里。
英the Three Gorges (Qutang Gorge, Wu Gorge and Xiling Gorge) of the Yangtze river;
引证解释
⒈ 四川、湖北 两省境内, 长江 上游的 瞿塘峡、巫峡 和 西陵峡 的合称。
引晋 左思 《蜀都赋》:“经 三峡 之峥嶸,躡 五屼 之蹇滻。”
宋 陆游 《登楼》诗:“歌声哀怨传 三峡,行色凄凉带百蛮。”
明 王廷相 《秋日巴中旅行》诗:“江险深 三峡,云寒暗 五溪。”
陈毅 《咏三峡》诗:“少小出 三峡,风物昼夜看,总嫌太狭窄, 吴 楚 天地宽。”
⒉ 广东省 北江 自 英德 至 清远 间的 中宿峡、大庙峡、浈阳峡 的合称。见 清 屈大均 《广东新语·三峡》。
国语辞典
三峡[ sān xiá ]
⒈ 瞿塘峡、巫峡、西陵峡的合称。地当长江上游,介于四川、湖北两省之间,长七百里,两岸连山,绝无断处,滩多水急,舟行甚险。
三峡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峡 | xiá | 山 | 9画 | 基本字义 峡(峽) xiá(ㄒ一ㄚˊ) ⒈ 两山夹着的水道:三门峡(中国黄河中游峡谷之一)。三峡(中国长江流经四川到湖北的交界一带所经过的三个峡谷,其中有“瞿塘峡”、“巫峡”、“西陵峡”)。海峡(两旁有陆地夹着的形状狭长的海,如“台湾峡峡”)。 ⒉ 指两山之间:峡谷(狭而深的谷地)。 异体字 峽 陜 汉英互译 gorge 造字法 形声:从山、夹声 English gorge, strait, ravine; isthmus |
三 | sān | 一 | 3画 | 基本字义 三 sān(ㄙㄢ) ⒈ 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 ⒉ 表示多次或多数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 异体字 叁 參 弎 汉英互译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三峡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三峡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