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族
- 拼音yī zú
- 注音一 ㄗㄨˊ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一族[ yī zú ]
⒈ 一个宗族、家族。亦指同一宗族、家族。同一族类。谓同一源流。
引证解释
⒈ 一个宗族、家族。亦指同一宗族、家族。
引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王御不参一族。”
韦昭 注:“一族,父子也。”
《北史·魏纪三》:“夏 殷 不嫌一族之婚, 周 世始絶同姓之娶。”
《新唐书·柳浑传》:“隋 时旧第,惟 田 一族耳。”
⒉ 同一族类。
引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志欲大者,兼包万国,一齐殊俗,并覆百姓,若合一族,是非辐凑,而为之轂。”
《南史·齐纪上》:“声化远洎,荒服无虞,殊类同归, 华 戎一族。”
⒊ 谓同一源流。
引宋 苏轼 《焦千之求惠山泉》诗:“兹山定空中,乳水满其腹,过隙则发现,臭味实一族。”
宋 张耒 《道士矶》诗:“横江蔽原野,内外实一族。”
一族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族 | zú | 方 | 11画 | 基本字义 族 zú(ㄗㄨˊ) ⒈ 亲属,泛指同姓之亲:族规。族长。家族。 ⒉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:种族。 ⒊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,他们有共同的语言、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:民族。 ⒋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:宗族。氏族。部族。 ⒌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:芳香族。 ⒍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,一人有罪,把全家或包括母亲、妻家的人都杀死:族灭。 ⒎ 聚合,集中:云 |
一 | yī | 一 | 1画 | 基本字义 一 yī(一) ⒈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 ⒉ 纯;专:专一。一心一意。 ⒊ 全;满:一生。一地水。 ⒋ 相同:一样。颜色不一。 ⒌ 另外的:蟋蟀一名促织。 ⒍ 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:算一算。试一试。 ⒎ 乃;竞:一至于此。 ⒏ 部分联成整体:统一。整齐划一。 ⒐ 或者:一胜一负。 ⒑ 初次:一见如故。 ⒒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 异体字 |
一族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一族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