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则
- 拼音lǐ zé
- 注音ㄌ一ˇ ㄗㄜˊ
- 繁体禮則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礼则[ lǐ zé ]
⒈ 礼仪的准则;礼法。
英ceremonial rites and regulations;
引证解释
⒈ 犹礼法、礼制。礼节法则。
引《左传·文公六年》:“道之以礼则,使毋失其土宜。”
林尧叟 注:“开道天下以礼节法则。”
汉 蔡邕 《故太尉桥公庙碑》:“三孤故臣门人相与述公之行,咨度礼则。”
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上·明德马皇后》:“奉承 阴后,傍接同列,礼则修备,上下安之。”
礼则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则 | zé | 刂 | 6画 | 基本字义 则(則) zé(ㄗㄜˊ) ⒈ 模范:以身作则。 ⒉ 规程,制度:规则。总则。原则。细则。 ⒊ 效法:则先烈之言行。 ⒋ 表示因果关系,就,便:闻过则喜。 ⒌ 表示转折,却:今则不然。 ⒍ 表示肯定判断,乃,是:此则余之罪也。 ⒎ 用在一、二、三……等数字后,列举原因或理由:一则房子太小,二则参加的人数多。 ⒏ 与“做”相近(中国宋、元、明代小说、戏剧里常用):则甚(做什么)。 ⒐ 量词,指成文的条数:新闻两 |
礼 | lǐ | 礻 | 5画 | 基本字义 礼(禮) lǐ(ㄌ一ˇ) ⒈ 社会生活中,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:婚礼。丧( sāng )礼。典礼。 ⒉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:礼教( jiào )。礼治。克己复礼。 ⒊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:礼让。礼遇。礼赞。礼尚往来。先礼后兵。 ⒋ 表示庆贺、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:礼物。礼金。献礼。 ⒌ 古书名,《礼记》的简称。 ⒍ 姓。 异体字 禮 豊 汉英互译 ceremony、courtesy、gift、manners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social custom; |
礼则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礼则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