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下
- 拼音dōng xià
- 注音ㄉㄨㄥ ㄒ一ㄚˋ
- 繁体東下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东下[ dōng xià ]
⒈ 东行。我国地势西北方高,东南方低,故习惯称东行为东下,与西上相对。
⒉ 谓向东攻克。
引证解释
⒈ 东行。我国地势西北方高,东南方低,故习惯称东行为东下,与西上相对。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常山王 背 项王,奉 项婴 头而窜,逃归於 汉王。
引汉王 借兵而东下,杀 成安君 泜水 之南。”
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十三年》:“曹操 自 江陵 将顺 江 东下。”
清 吴伟业 《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》诗序:“久之,有闻其復东下者,主於 海虞 一故人。”
⒉ 谓向东攻克。
引唐 李白 《梁甫吟》:“君不见 高阳 酒徒起草中,长揖 山 东隆準公……东下 齐 城七十二,指挥 楚 汉 如旋蓬。”
国语辞典
东下[ dōng xià ]
⒈ 往东而行。
引《史记·卷九二·淮阴侯传》:「常山王背项王,奉项婴头而窜,逃归于汉王。汉王借兵东下。」
《文选·鲍照·代君子有所思》:「西出登雀台,东下望云阙。」
东下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下 | xià | 一 | 3画 | 基本字义 下 xià(ㄒ一ㄚˋ) ⒈ 位置在低处的,与“上”相对:下层。下款。 ⒉ 等级低的:下级。下品。下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)。下里巴人(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,常与“阳春白雪”对举)。 ⒊ 方面,方位:两下都同意。 ⒋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:下卷。下次。下限。 ⒌ 由高处往低处,降落:下山。下车。下马。下达。 ⒍ 使降落:下半旗。下棋。 ⒎ 进入:下海。 ⒏ 投送:下书。 ⒐ 到规定时间 |
东 | dōng | 一 | 5画 | 基本字义 东(東) dōng(ㄉㄨㄥ) ⒈ 方向,太阳出升的一边,与“西”相对:东方。东经(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)。东山再起(喻失势之后,重新恢复地位)。付诸东流。 ⒉ 主人(古代主位在东,宾位在西):房东。股东。东道主(泛指请客的主人,亦称“东道”、“作东”)。 ⒊ 姓。 异体字 東 汉英互译 east 相关字词 西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east, eastern, eastward |
东下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东下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