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公廨公廨的意思解释

公廨

  • 拼音gōng xiè
  • 注音ㄍㄨㄥ ㄒ一ㄝˋ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公廨[ gōng xiè ]

⒈  旧时称官署。

将犯人押入公廨。公廨大堂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官署。

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淇水》:“汉 光武 建武 二年, 西河 鲜于冀 为 清河 太守,作公廨未就而亡。”
宋 郭彖 《睽车志》卷一:“李知已 任 永嘉 教官,公廨有一楼,怪不可居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四回:“却説 孔明 闻 鲁肃 到,与 玄德 出城迎接。接到公廨,相见毕。”
清 沉复 《浮生六记·闲情记趣》:“萧爽楼 有四忌:谈官宦陞迁,公廨时事,八股时文,看牌掷色;有犯必罚酒五斤。”

国语辞典

公廨[ gōng xiè ]

⒈  官署。

《三国演义·第二四回》:「即便开门相迎,接入公廨,细问其故。」

公廨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xiè 广 16画 基本字义 廨 xiè(ㄒ一ㄝˋ) ⒈  官署,旧时官吏办公处所的通称:郡廨。公廨。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:从广、解声 English government office, public office
gōng 4画 基本字义 公 gōng(ㄍㄨㄥ) ⒈  正直无私,为大家利益:公正。公心。大公无私。 ⒉  共同的,大家承认的:公理。公式。公海。公制。 ⒊  国家,社会,大众:公共。公安(社会整体的治安)。公众。公民。公论(公众的评论)。 ⒋  让大家知道:公开。公报。公然。 ⒌  封建制度最高爵位:三公(中国周代指“太师”、“太傅”、“太保”;西汉指“大司徒”、“大司马”、“大司空”)。公子。公主。 ⒍  敬辞,尊称男子:海公。包公。诸公

公廨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公廨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