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枥
- 拼音mǎ lì
- 注音ㄇㄚˇ ㄌ一ˋ
- 繁体馬櫪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马枥[ mǎ lì ]
⒈ 马槽。
引证解释
⒈ 马槽。
引《史记·建元以来侯者年表》:“﹝ 张章 ﹞寄宿 霍氏 第舍,卧马櫪间。”
清 杜岕 《渡淮》诗:“马櫪留残稻,鱼肠挂短辕。”
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一》:“晚至 石门桥,客舍皆满,惟一小屋,窗临马櫪,无肯居者,姑解装焉。”
马枥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马 | mǎ | 马 | 3画 | 基本字义 马(馬) mǎ(ㄇㄚˇ) ⒈ 哺乳动物,颈上有鬃,尾生长毛,四肢强健,善跑,供人骑或拉东西:马匹。骏马。马到成功。马首是瞻(喻跟随别人行动)。 ⒉ 大:马蜂。马勺。 ⒊ 姓。 异体字 馬 汉英互译 gee、horse、horseflesh、neddy、steed、equine 造字法 原为象形 English horse; surname; KangXi radical 187 |
枥 | lì | 木 | 8画 | 基本字义 枥(櫪) lì(ㄌ一ˋ) ⒈ 马槽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”。 ⒉ 古同“栎”,木名。 ⒊ [枥㯕]古时刑具,即“拶指”。 异体字 櫪 造字法 形声:从木、历声 English type of oak; stable |
马枥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马枥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