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体
- 拼音qí tǐ
- 注音ㄑ一ˊ ㄊ一ˇ
- 繁体齊體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齐体[ qí tǐ ]
⒈ 犹如一体。
⒉ 匹配;结合。
⒊ 指妻子。
引证解释
⒈ 犹如一体。
引汉 王充 《论衡·骨相》:“当 邓通 之幸 文帝 也,贵在公卿之上。赏赐亿万,与上齐体。”
⒉ 匹配;结合。
引汉 班固 《白虎通·嫁娶》:“妻者,齐也,与夫齐体,自天子下至庶人,其义一也。”
《晋书·后妃传序》:“若乃作配皇极,齐体紫宸,象玉牀之连后星,喻金波之合羲璧。”
《太平广记》卷四五九引 五代 范资 《玉堂闲话》:“王 蜀 时, 杜判官 妻 张氏,士流之子,与 杜 齐体数十年,诞育一子。”
⒊ 指妻子。
引宋 □应昌 《颍川学究陈日严墓志》:“君之齐体,故 章州 潘府君 讳 軫 之女也。”
齐体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体 | tǐ tī | 亻 | 7画 | 基本字义 体(體) tǐ(ㄊ一ˇ) ⒈ 人、动物的全身:身体。体重。体温。体质。体征(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)。体能。体貌。体魄(体格和精力)。体育。体无完肤。 ⒉ 身体的一部分:四体。五体投地。 ⒊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:物体。主体。群体。 ⒋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:固体。液体。体积。 ⒌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、风格:体裁(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,可分为诗歌,散文,小说,戏剧等)。文体(文章的体裁,如“骚体”、 |
齐 | qí jì zī zhāi | 齐 | 6画 | 基本字义 齐(齊) qí(ㄑ一ˊ) ⒈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:齐整。参差不齐。 ⒉ 达到,跟什么一般平:见贤思齐。河水齐腰深。 ⒊ 同时;同样;一起:齐名。齐声。齐心协力。一齐前进。 ⒋ 全;完全:齐全。人到齐了。 ⒌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、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。 ⒍ 中国朝代名:南朝齐。北朝齐。 其他字义 齐(齊) jì(ㄐ一ˋ) ⒈ 调剂:夫匠者手巧也,而医者齐药也。后作“剂”。 ⒉ 药剂:处齐 |
齐体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齐体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