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省郎省郎的意思解释

省郎

  • 拼音shěng láng
  • 注音ㄕㄥˇ ㄌㄤˊ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省郎[ shěng láng ]

⒈  指皇帝的侍从官。因居省禁中,故称。

⒉  指中枢诸省的官吏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皇帝的侍从官。因居省禁中,故称。

《南史·王韶之传》:“晋帝 自 孝武 以来常居内殿,武官主书於中通呈,以省官一人管詔誥,住西省,因谓西省郎。”

⒉  指中枢诸省的官吏。

唐 杜甫 《入奏行赠窦侍御》:“省郎京尹必俯拾,江花未落还 成都。”
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辩证一》:“唐 贞观 中,勑下度支求杜若,省郎以 谢朓 诗云‘芳洲採杜若’,乃责 坊州 贡之,当时以为嗤笑。”
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甲部第一章:“若夫华族高门,膏腴世爵, 春秋 则代为执政, 六朝 则世戴金貂,著作秘书,不屑省郎。”

⒊  指皇帝的侍从官。因居省禁中,故称。

《南史·王韶之传》:“晋帝 自 孝武 以来常居内殿,武官主书於中通呈,以省官一人管詔誥,住西省,因谓西省郎。”

⒋  指中枢诸省的官吏。

唐 杜甫 《入奏行赠窦侍御》:“省郎京尹必俯拾,江花未落还 成都。”
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辩证一》:“唐 贞观 中,勑下度支求杜若,省郎以 谢朓 诗云‘芳洲採杜若’,乃责 坊州 贡之,当时以为嗤笑。”
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甲部第一章:“若夫华族高门,膏腴世爵, 春秋 则代为执政, 六朝 则世戴金貂,著作秘书,不屑省郎。”

省郎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shěng xǐng 9画 基本字义 省 shěng(ㄕㄥˇ) ⒈  地方行政区域:省份。省会。 ⒉  节约,不费:省钱。省事。省吃俭用。 ⒊  简易,减免:省略。省称。省写。 ⒋  中国古官署名:中书省(a.魏晋开始设置,总管国家政务,历代有所沿革,唐初设“中书、尚书、门下”三省共管政事;b.元代“中书省”兼管“尚书省”的职权,权更重,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,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“行中书省”,简称“省”,是现在“省”的来历)。尚书省。门下省。秘书省。
láng làng 8画 基本字义 郎 láng(ㄌㄤˊ) ⒈  对年轻男子的称呼:大郎。郎才女貌。 ⒉  对某种人的称呼:货郎。女郎。 ⒊  旧时妻称夫或情人:郎君。 ⒋  封建时代的官名:郎中(a.古官名;b.中医医生)。侍郎。员外郎。 ⒌  姓。 其他字义 郎 làng(ㄌㄤˋ) ⒈  〔屎壳郎〕“蜣螂”的俗称。 异体字 郞 郒 汉英互译 man English gentleman, young man; husband

省郎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省郎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