擿伏
- 拼音tī fú
- 注音ㄊ一 ㄈㄨˊ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擿伏[ tī fú ]
⒈ 揭露隐秘的坏事。
引证解释
⒈ 揭露隐秘的坏事。参见“发姦擿伏”。
引南朝 梁元帝 《玄览赋》:“慕 张生 之擿伏,挹 边延 之励精。”
《南史·王籍传》:“仕 齐 为 餘杭 令,政化如神,善於擿伏,自下莫能欺也。”
唐 杨炯 《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》:“服叛怀远,擒姦擿伏。”
国语辞典
擿伏[ tì fú ]
⒈ 举发隐匿的坏人坏事。
引《汉书·卷七六·赵广汉传》:「其发奸擿伏如神,皆此类也。」
擿伏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擿 | tī zhì zhāi | 扌 | 17画 | 基本字义 擿 tī(ㄊ一) ⒈ 挑出:“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,弹射飞鸟。” ⒉ 挑剔;指摘:“伏闻诸典校擿抉细微,吹毛求瑕。” ⒊ 指使:“卫将军(王)商密擿永令发去。” ⒋ 揭发:发奸擿伏(揭露隐秘罪恶)。 ⒌ 搜索。 ⒍ 探。 ⒎ 剖开;分。 ⒏ 捶。 其他字义 擿 zhì(ㄓˋ) ⒈ 搔,挠。 ⒉ 搔头,即簪子:“簪以玳瑁为擿。” ⒊ 古同“掷”,投掷:“擿玉毁珠。” 其他字义 擿 zhāi(ㄓㄞ) ⒈ 古同“摘”:“绿桑擿 |
伏 | fú | 亻 | 6画 | 基本字义 伏 fú(ㄈㄨˊ) ⒈ 趴,脸向下,体前屈:伏卧。伏案读书。 ⒉ 低下去:此起彼伏。 ⒊ 屈服,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:伏法。伏输。伏辩(伏罪的供状,亦作“伏辨”)。 ⒋ 使屈服:降伏。降龙伏虎。 ⒌ 隐藏:伏兵。埋伏。 ⒍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:伏日。伏旱。伏暑。伏天。 ⒎ 姓。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nd over、hot seasons、subide、pronate 相关字词 起 造字法 会意:从亻、从犬 English crouch, crawl, lie hidden, conceal |
擿伏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擿伏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